简介

回到唐朝做首富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8章 终于有了本钱(1/2)
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

距离秋分有将近小半个月的时间,太阳仍然照常早早地从东方升起。

何明远像往常一样从榻上爬起来了,下意识的摸了摸藏在鞋里的那两枚可怜的铜钱。

想想自己当年数软妹币的快感,再看看现在,这还用数吗?

只见每个铜币上面都印着清晰的四个大字——“开元通宝”。

许多人都认为“开元通宝”是李隆基铸造的,其实不然,这个盛行二百余年的大五帝钱并不是铸造于开元年间,而是武德四年。

唐廷为统一货币,铸造“开元通宝”,取代隋代的五铢,这不仅是新货币的发行,同时也象征中原大地的新纪年。

“开元通宝”每文重一钱,十文重一两,每贯重六斤四两,而这仅仅是一贯,折合现银也就是一两白银。

此时白银尚未抬头,自秦代明文规定禁止使用白银为货币以来,中国都是用铜钱做货币,原因是中国的白银非常稀少。

至于后来的晋商,徽商那动辄数百万两,上千万两的财力,都是来自后来的海外贸易。

就是身为长安首富的何家,查抄家产也都是铜币,可即便是铜币,每年大唐朝廷的发行量也不过一百多万贯。

何明远上辈子就是个财迷,这辈子依然没变,似乎是老天在捉弄他,给了他万贯家财,却连一点的荤腥都没让他碰到,看着手里可怜的五枚铜钱就不由得想起了中学学过的那篇《孔乙己》,人家当时吃个饭都是能排出九文大钱的,自己还得觍着脸去寺院的施粥棚打饭,每次那和尚看着他都是一脸的嫌弃,好像喝得是他家的粥?

虽然平日里总是骂那智真老和尚,但西明寺的慈善确实做得到位,就是筷子插到粥里,虽然不至于浮起来,但起码还有些米,由于他的那位何家大娘子没脸出去打饭,每次他都是端着两个碗,当和尚用鄙薄的眼神看他时,他总觉得人家矫情,但当他第三次去打饭时,自己的脸上也会挂着不好意思的表情。

幸亏唐朝人还比较要脸面,如果人人都像他一样,西明寺的粥场也早晚得关闭。

当检查铜钱的时候,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,有些铜钱的背面竟然有指甲印。

“娘子?这铜钱为什么有指甲印啊?”

“指甲印?那些是背月钱,当初欧阳询铸铜钱的时候,把蜡样给太宗看,文德皇后(长孙皇后)在观赏时不小心留下了一道指甲印,于是便刻入了蜡样中,就有了这么个背月钱。”

“原来如此。”

何明远准备起身穿衣,却被崔若萱一把拦腰抱住。

她闭着眼说道:“不许走!留下来,陪我。”

“留下来?留下来咱们去坊外喝西北风吗?”

“你不是每天都去讨饭吗?吃饭又不花钱。”

“讨饭?糊口啊大嫂!话又说回来了,你就打算这么过一辈子吗?”

崔若萱却怪异的看着他,说道:“那你想怎样?”

“男子汉大丈夫,安能靠讨饭为生?”话说的不错,为什么总感觉怪怪的?

只见崔若萱翘起了二郎腿,一副钵兰街扛把子的样子,说道:“你还真想靠脚夫翻身?”

“脚夫怎么了?”

“咱们和那些贱民不一样,等过几个月一改元,天下大赦,皇帝自然而然就忘了咱们了,到时候我就可以带着你回博陵老家,咱们去过世外桃源般的生活,你耕田来你织布,你挑水来你浇田。”

“合着那你什么也不干对吧?”

“我宰相之女,你怎么能让我去做下等人才做的事?”

“那我这样的脚夫算几等人?”

崔若萱捏着他的脸说道:“你不同,你有我,你有我们崔家,就是大唐没了,只要我们崔家在,我就在,那么你就在。”

何明远赶快捂住了她的嘴,小声说道:“你不要命了?这是要杀头的。”

只见崔若萱竟然故意高声叫道:“怕什么?他老李家算什么东西?武川镇的蛮子而已!和老元家一个德行,都是索虏,索——虏。”

“我就不明白了,你们崔家有什么可牛的?凭什么这么嚣张?”

“吔,你什么时候站在老李家那边了?”

“我就是好奇,你们崔家不就有几个宰相吗?凭什么天子都不放在眼里?李家不也是五姓七望吗?”

“几个?你也太小瞧人了,几十个都不止,再说李家也算望族?崔,卢,王,郑,中原望族可没有李氏,当年神州沉陆,拓跋氏(老元家)旌旗两千里,戎马四十万,照样得把我们这些大族奉为上宾,李家呢?早就被掳到塞北当骑奴了,还有,赶快把你那胡子刮了,难看不说还扎的我嘴疼。”

何明远虽然知道唐代寒门弟子还远远没有那么多的势力,但现在才知道,社会阶级差距竟然如此之大。

连李家这样的皇室都不被他们这些山东大族放在眼里,那么平民百姓是否地位更低呢?

恐怕在崔若萱眼里,对他们的仁慈仅仅是高高在上者的怜悯而已,就像牧羊人和羊群的关系。

何明远拖着疲惫的身体向门外走去,昏昏沉沉的意识之中却隐约听到崔若萱和他说话。

“如果你想做个小买卖的话,这个钱我还是有的。”

何明远现在就像是沙漠之中苦苦寻求水源的探险者,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,自己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绿洲。

本小章还未完~.~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