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修仙,从长生不死开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13章 苍龙请罪(1/3)
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

楚军攻破江夏城,陆渊并没有继续在此城多做停留。

仅在城中驻留了两日,稍加休整之后,就率军继续向北进发。

如今局势,可谓一片大好。

九路先锋大军,皆取得不俗成绩,东海郡平定,荥阳郡大部平定,济阴、梁、城阳三郡正在攻略之中。

就连梁国的都城大梁,此时也在楚军兵锋的威胁之下。

当初决定派出的九路大军的计划,已然取得大量成功。

然而也正是因此,作为看顾后路,填补战线,由陆渊率领的后续大军,才要早些跟上。

九路先锋虽然势如破竹,但到底还是只有九十万人,此时一下肆虐五郡,一支支兵马分派下去,兵力迅速就被摊薄稀释。

如今处在最前线的济阴、梁、城阳三郡之上,楚军的兵力皆不到二十万,虽锋芒犹在,可随着各地梁国勤王军的到来,梁国抵抗之力也在迅速加强。

此时的先锋大军,已经再难以保证先前势如破竹的进展了。

在前线三郡上,楚梁双方已经各据战线,形成了僵局。

这种时候,陆渊自然不可能干坐着。

因而在破了江夏城,扫平了南线梁军的最后一个据点之后,就立刻决定,带着主力北上支援。

现在梁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,正是最为窘迫危急之时。

不趁着这个大好机会,将对方一次摁死,岂不是浪费了自己三十年的等待与谋划?

所以,在命令黄林领着西路行营继续向北,前去攻打荥阳、济阴之后,陆渊继续带着中路、东路两个行营,赶往东海,向着大梁、城阳两个方向进发。

至于已经打下来的江夏、江北广陵郡三府,则是让内阁提前安排好的随军官员,让他们在军队的保护下,在二地立刻组建官府,搭建班子,恢复地方的生产和稳定。

同时也要对接好南方正赶来的移民,帮助他们在江北各府县重新安家。

陆渊从西南、岭南迁来的各藩国百姓,人数多达一千八百余万,几乎和整个北伐大军持平了。

如此多的人,堆积在江南长江沿线的各地,每日人吃马嚼,耗费不知多少。

同时大量人员聚集,无所事事,带来的治安问题也难以记述。

这才仅仅半年,江南长江沿线的各地官府,就已经叫苦不迭,接连上奏折禀告了。

言称如果再不处理,地方民怨沸腾,恐酿出民变。

对此,陆渊自然大为重视。

如今北伐稍加取胜,便立刻下令,先期安排五百万人,分别是安置在江夏郡,以及江北广陵郡。

这一郡三府之地,地方虽然不大,才七千里左右。

但两地的地方百姓也不多,加起来也就五百万人左右而已。

这点人口,相比于江南楚国,已经普遍一郡千万人的规模来说,可谓人烟稀少了。

所以安置五百万人过去,虽然压力很大,但也并非不可能。

只是刚刚迁移安置的楚国百姓,可能分不到太多好地,需要自己在野外开荒,头几年会过得很辛苦就是了。

不过对此,陆渊也是早有预料,做了准备的。

开垦一片新的荒地,没个三五年时间,见不了成果。

而在这期间,那些百姓基本就要靠朝廷养着。

等到三五年过后,开垦稍稍出了些成果,移民基本也就能自己养活自己了。

不过这个时候,他们收入依旧微薄,天地也就刚刚够养活自己的程度,所以还需再让他们发展三五年,朝廷才能从这些人身上收税。

因而,一次移民,快则六年,短则十年,朝廷才能见到收入。

以楚国如今的家底,再算上北边的梁国底蕴,如果这次北伐顺利的话,那么兼并梁国十四郡后,楚国总人口将达到一点五亿左右。

这其中大约有两千万人,需要安置补助的移民。

也就是说,后面楚国将要用一点三亿人,去养活补助两千万人。

时间将长达三到五年。

这个压力虽然大,但咬咬牙,其实也能接受。

而如果能进一步兼并魏国,得到对方的四郡之地,四千万人口的话,那养活这两千万人就更轻松了。

都不用咬牙,便可较为富裕的完成此事。

这也是为什么这次北伐,陆渊要把魏国也列入目标的原因之一。

因为只有兼并了梁魏,再整合楚国,集齐三国之力,才能支撑得起常年千万人的移民工作。

现在第一批移民,是最南边的西南、岭南藩国。

而在他们之后,楚国境内也还有七千万人。

按照每批两千万人,共要持续五年时间来算。

楚国想要顺利安置完境内的所有人口,少说也要二十年时间。

这种消耗和压力,仅靠一个楚国可不够,必须要把梁魏也拉上来才行。

同时移民工作,越快进行也越好。

今年迁徙移民到江北,指望他们耕种,那是不可能了。

陆渊想的,也就是让他们早点到移民地点,然后提前开一开荒,收拾出一片粗田来,等到第二年能耕种。

这样等明年收的粮食长出来,哪怕收成很少,多少也能弥补一些开支,减少些朝廷的压力。

同样新移民的到来,也能改变楚国在梁国就地的人口结构,以稀释本地人的数量。

相比于敌视楚国的梁人,这些迁徙到北方来的楚人,想要在这片陌生的地方立足,自然只能依靠朝廷官府。

从这方面来讲,他们天然就是亲近楚国的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